火箭攻守闭环,乌度卡教练专攻防守解攻难题。
在火箭与勇士的系列赛中,火箭队的进攻表现显得尤为关键。对于火箭而言,进攻的重要性远超防守,因为进攻的流畅程度直接决定了这轮系列赛的走向。
在G1比赛中,火箭队虽然努力但仅得到85分。其中,火箭双后场范弗利特与杰伦·格林的表现令人担忧,他们在进攻端的效率较低,加之三分投射不理想,全场29次三分尝试仅命中6球,投篮87次仅34次命中。这也反映出火箭在进攻端存在的两大问题。
然而,在G2比赛中,火箭队取得了109分的成绩。这得益于乌度卡教练对杰伦·格林的调整和激活。通过调整战术,让杰伦·格林提前进入状态,成功解决了首战中出现的两大问题:球星成色不足以及外线空间受限的情况。
杰伦·格林在次战中表现出色,三分球18次出手命中8次,投篮25次命中13次,进攻效率极高,远投具有较大威胁。而其他球员如申京、亚当斯、阿门·汤普森和伊森等也各自承担了内线得分的重任。
申京在首战中展现出不错的中远距离投篮手感,而次战虽然手感有所下降,但在内线背打以及低位进攻效率仍然较高。亚当斯的得分主要依赖于前场篮板后的二次进攻。阿门·汤普森主要依靠吃饼、篮下扣篮或上篮得分。伊森则更多地在攻守转换中得分,以及拼抢进攻篮板后的二次进攻。
然而,这四位主要得分点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。申京在低位背打时遭遇夹击,失误率上升。亚当斯基本靠喂饼得分,自主进攻能力有限。阿门容易被对方放空。伊森的篮下终结能力及阅读比赛的能力还有待提升。
要提升火箭的进攻上限,还需要内外线结合,特别是中远距离投射的准度和稳定性。杰伦·格林、范弗利特、小贾巴里·史密斯和狄龙·布鲁克斯等球员具备这一能力。其中,小贾巴里·史密斯的投篮准确度较高,狄龙·布鲁克斯的三分球命中率也很可观。
范弗利特作为持球三分和接球三分的能手,若能在投射端找回手感,将成为火箭未来进攻增量的最大潜力点。而杰伦·格林则是火箭进攻端的关键人物,他不仅能解决外线空间问题,还能消化球权和主攻点问题。如果乌度卡教练能持续为杰伦·格林创造进攻战术的辅助,将有助于提升整个火箭队的进攻体系。
当杰伦·格林手感或状态良好时,他将为申京等其他内线球员减轻防守压力,使勇士不敢轻易收缩内线。这将有助于提升火箭进攻的基本盘和下限。因此,乌度卡教练在G2比赛中早早激活杰伦·格林的战术决策是明智之举,因为这不仅能激发杰伦·格林的个人能力,还能为整个火箭队的进攻体系带来积极影响。